自从万瑞布线网刊发了《布线行业出现人才荒》一文,揭示出目前目前布线行业人才匮乏的现状,随即被各大专业网站转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远在加拿大、从事布线行业十多年的俞向东先生说,综合布线行业在10几年中的成长和变化呈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虽然和其他IT或通讯行业相比,这个行业相对技术比较局限,但所有的IB或集成项目都不能缺少这一块,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和这一部分有关。这也使得布线的业务始终得到保证和发展。 潮起潮落,许多知名布线公司兴衰更新。如何将品牌效应、技术革新和当前的客户需求、国家的建设重点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每个布线公司成败的关键。 公司要运营和发展必须靠日常业务的保证,销售人才和技术人才是品牌间竞争的重要因素。如何赢得客户的认可和技术上的信任,不同人才的水平差异将决定投标和赢标的结果。区域的管理人才更是要能够根据当地经济模式和人文背景开拓市场的主要因素。 所以,在任何时候,高水平的布线人才在市场上都是趋之若鹜的。人才和公司之间的重新选择也是人才竞争的正常现象。
(曾松鸣)
德特威勒公司的曾松鸣先生则表示:我觉得奥运供货已经基本结束,应该有许多公司重组,会出现一些流动的高档布线人才。这些招聘的企业如果不乘这个时机挖人,等到正如《布线行业出现人才荒》文章中所说的高潮到来时,可能真的没有人了。
国内布线品牌超联科技的于先生说:行业洗牌是必然,汰弱留强,未来必定是人才竞争。
创新、稳定、细分、构建强势团队才能有大发展
另外一个布线行业资深人士则表示,首先,他不同意布线人才饥荒的观点。布线行业是一个比较小的行业,就目前,一个布线品牌而言,整个销售团队,不会超过30个人,甚至有些公司不到10个人。布线行业起起伏伏,死掉了多少布线集成商,包括一些当初比较出名的分销渠道商。品牌之间的整合,多出来的人才哪里去了? 再说,布线作为弱电行业的分枝,销售人才太多了,布线技术并不难掌握。对于销售的方式,有太多的相通之处。 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很多的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输出了多少优秀的毕业生。他们融入到了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大军队伍中来。 他说,造成人才饥荒的假象,感觉和公司高层的变动有关。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一个品牌中国区负责人的频频变动,导致中国区团队的人事变动,人才变动。每个负责人都要建立一个自己能够掌控得团队,建立自己的“王国”。需要找人,需要寻找属于自己团队的人才。所以,我们看到太多的招聘信息,看起来人才奇缺。其实不然。 引申说开,由于频繁的人事变动,导致一些品牌销售业绩频频下滑,和行业朋友讨论的时候,都说某某品牌可惜了!所以,品牌的发展和提升,需要一个稳定的团队,需要3-6年的连续性。 我们最近也看到,很多品牌都在招人。可一直招不到。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这种现象。找工作的人很多,自己公司却招不到合适的人。这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充分体现。目前而言,大家都非常急功近利,布线品牌习惯了品牌之间的挖人,因为他们建立了自己的销售人脉,容易在短时间内实现公司销售业绩的提升。
这位资深人士还表示,实际上,这个行业也需要新的面孔。时代在变,销售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能忘却创新。
中国布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深挖掘的地步,需要拓展新的行业。在谈到未来布线的发展,冯雨舟说布线将向着进一步专业化和应用细分化的趋势发展,黄海涛的观点是针对那些应用增长迅速的市场,我们会集中精力去做。仔细想想揣摩,我们就不难发现,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网络应用重要性的提成。布线不再是CBD等我们习惯的行业,更多的行业需要布线,布线行业将会出现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布线也不仅仅是满足传输的使命。 因此,一些品牌,要挖地三尺去实现销售业绩的进一步增长。因此,要细分市场,要招人去拓展。 说实话,布线行业的项目太多了。我们看到一些品牌,在中国市场这么多年,还是那么悄无声息,而且这个品牌质量很不错,算是高端的产品。对于一个新品牌而言,除了企业文化的因素外,如果想迅速在中国市场拓展开来,需要架构一个强势团队,整个强势是指需要对中国布线市场熟悉,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才能够短时期内完成销售网络的搭建。
|